新闻资讯
家长贬低孩子犯法吗?为什么家长总是讽刺孩子
你喜欢表扬孩子吗?你会表扬孩子吗?
周末带孩子在外面玩,遇到几个妈妈聊天。
一位妈妈说“你家轩仔太暖了,前几天看见我拎东西,主动问我需不需要帮忙。”一句话引起了其他几位妈妈的赞同,都夸轩仔贴心,热情,喜欢帮助小朋友,大家都喜欢他。
轩仔妈妈听完之后,却叹了口气说“这些有什么用啊,学习一塌糊涂,期末语文才考了80多分,我都快气死了!”
紧接着各家妈妈就开始讨论自己家孩子的不足,简直就是一场孩子的讨伐大会。
孩子语文很优秀,父母却说光语文100有什么用,你把数学也提上去啊!
孩子考了全班第一,父母说有什么好显摆的,你看看***不但学习好,跳舞也拿奖,你学学人家!
等孩子真的全部都优秀的时候,父母又开始说孩子性格不好,体育不好,人懒嘴笨了。
再优秀的孩子,父母也会从鸡蛋里挑骨头,找出无数个不足来!
为什么在父母眼里,孩子永远是一无是处?
为什么孩子明明很优秀,父母就不愿意开口夸?
夸孩子一句咋就这么难?
1、父母坚信打击才能成材
《少年说》里,袁璟颐希望妈妈多鼓励自己,而不要总拿自己和别人比。她鼓足勇气对妈妈说“孩子不是只有‘别人家’的好,你自己家的女儿也很努力,为什么你不看一下?”
面对女儿的不满,妈妈却回应“我知道一直在不断打击你,因为我认为在你的性格里,不打击的话,你就会有点飘。”
“不打击你,你就会有点飘”,这是很多家长的心里话!
在他们眼里,孩子很容易自以为是,表扬会让他们骄傲自满,忘了自己是谁;
他们认为,让孩子变得更强只有一个办法,就是找出他们所有的缺点,然后改正它。
基于这两点,父母沉迷在打击教育中,从不开口夸奖孩子,而是不断打击,贬低孩子,妄图激发出孩子的好胜心!
2、父母真的看不见孩子的优点
有一类父母总是让孩子很无力。
你说东,他说西;你说学习,他扯生活。永远和孩子对不到一个点儿上。
他们不像第一类父母,贬低孩子是为了让孩子进步,他们真的就是单纯地看不到孩子的优点。
因为这类父母,往往是非常悲观的人,他们总是认为自己很不幸,所有人都是欠自己的,在他们眼里,孩子就是来让自己受苦的,自己为孩子付出就是上辈子欠他的。
他们对生活充满抱怨,对孩子充满怨恨。所以不管孩子有多优秀,在他们眼里都是冤家,让人感到害怕。
3、没有被善待过的父母
有一类父母,他们深爱着孩子,但是张口而出的就是贬低和批评。这和他们的成长有很大的关系。
这类父母,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,就没有感受过表扬和鼓励,他们自己就是在贬低和批评的压抑氛围中长大的。
他们的父母怎么对待自己,他们就怎么对待孩子,因为在他们眼里,这就是正常的教育。
没被爱过的人,也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。
父母做的最傻的事,就是PUA孩子!
脑科学家洪兰教授指出,脑神经运作机制是:大脑产生观念——观念引导行为——行为产生结果——结果改变大脑,这是一个循环。每一个人都是过去经验的总和,我们过去的经验,造就了现在的我们。同理,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,也会形成孩子的生命经验和认知模式,塑造孩子的大脑和人生。
如果我们经常贬低孩子,那么孩子就会
1、如你所愿,成为一个糟糕的人
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说: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,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。
心理学上有一个“自我应验预言”,就是说他人对我们的期望,往往会成为我们自我实现的一种预言。
如果父母经常骂孩子调皮,孩子就会越来越淘气;你经常批评孩子懒,他就会真的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做。
“愚蠢”、“笨”、“没礼貌”......父母在孩子身上打上一个又一个负面的标签,他们体会不到成长的乐趣,学习的快乐,同时又在不断被你按时“我是一个如此糟糕的人”,最终,孩子就会如你所愿,成为一个你口中那个贴满负面标签的“坏孩子”。
2、内心自卑,成为一个缺爱的人
孩子是很单纯的,在他们心里,最亲近的父母总是不断批评自己,责备自己,用最难听的话辱骂自己。他会将一切归因到自己的身上,认为自己真的是一无是处,不值得被爱。
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内心会越来越自卑,认为自己根本不值得爱,这样的孩子的性格也会失去爱的部分,不会表达,阴郁自卑。
美国成功教育学家拿破仑·希尔曾经说过:
“每个孩子都有许多优点,而父母恰恰相反,他们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,认为,管好孩子的缺点,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。其实,这样做就像蹩脚的工匠,是不可能造出完美瓷器的。”
想让孩子变优秀,父母要先管住自己的嘴巴,多输出正能量的话,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。
1、给予及时的鼓励
对孩子的成长、改变、努力,一定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赞扬。
父母及时的鼓励,会让孩子知道父母始终在关注自己,他们的安全感会更加牢固。父母的肯定和称赞也会成为孩子进一步努力的及时动力,让孩子主动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2、不在人前教子
孩子是有自尊心的,家长千万不要当着别人的面,说孩子的不是和缺点,更不要当着外人的面批评责怪孩子。
否则,会大大伤害孩子的自尊心,引发孩子的抵触心理,让孩子变得内向自卑。
3、正确夸奖
在《终身成长》一书里,德韦克教授写道“表扬孩子,关键点就在于你在给孩子灌输的是成长型心智模式,还是固定型心智模式。”
“聪明”、“漂亮”、“很棒”、“有天赋”这一类宽泛的词语,会让孩子认为自己的成功得益于天赋。而这种天生的东西是无法改变的,孩子就会出现“固定型思维”,认为自己只要聪明就够了,不需要努力。
要多多夸奖过程,准确地描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,让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得到表扬,而非天赋。才能帮助孩子形成“成长型思维”,拥有不断努力的动力。
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.德雷克斯说过:孩子需要鼓励,就像植物需要水。
从现在开始,将那些批评责骂孩子的话收回去,多对孩子说一些赞扬鼓励的话,用一个月的时间,你一定可以惊喜地发现,孩子身上的巨大变化